精管善为促法治 清亲税心暖民心——文山税务以“蓝焰暖心”说理式执法推动依法治税“良法善治”
为深入推进“说准法理、说清事理、说明情理”在税务执法各环节具体应用,将精确执法与柔性执法向纵深推动,营造繁简分离、宽严相济的执法氛围,2024年以来,文山州税务系统全面推行“蓝焰暖心”说理式执法工作,有效促进行政执法不断规范,推动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紧盯问题变革手段,执法方式变“刚”为“柔”。聚焦粗放式、选择性、“一刀切”等执法突出问题,坚持“事前提醒”“事中说理”“事后说服”的执法工作理念,统一说理文书,编制税务检查、行政处罚等32个说理式执法文书、20个口头说理范本及示例,优化税收基础征管、欠税管理、特别纳税调整、大企业税收管理、行政处罚、税务稽查自查辅导等6大方面7类具体事项的执法文书和执法语言,改变原有“只言片语”的简单文书模式,通过“口头”+“文书”两种形式,推行说服教育、约谈警示、风险提醒、自查辅导等问需解忧式执法方式。编制说理执法案例选集和执法导图,针对不同业务,以说理文书或灵活运用口头说理语言范本为载体,结合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开展“案例说理”;针对违法性质、违法程度和危害后果,对案件进行客观分析,详尽诠释法律条款名称、内容及适用的裁量范围,采取罚前说理、罚中举证、罚后释疑,将说理贯穿于日常征管、税费执法、风险评估、重案审理、行政复议等全过程。
二是聚焦目标创新机制,执法风险变“高”为“低”。制定“蓝焰暖心”说理式执法实施方案,以宣传试行、组织实施、民主论证、总结提升、评估考核5个阶段渐进式推动工作有序开展。率先在富宁县税务局将“说理式”执法在“首违不罚”、行政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等执法案件中试点应用,在马关、砚山两县税务局总结提炼经验做法,校验推行成效,并拓展过渡至全州税务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案件审理以及其他个案。制定“蓝焰暖心”说理式执法督导方案,通过查案件执法文书看说理事由,查音像记录看说理语言,问执法人员听说理心得,问执法对象听说理评价,“两查两看、两问两听”跟踪督导收集意见建议,及时编发督查情况通报,有效纠正和督办不规范、不落实的问题,降低“说理式”执法潜在风险,并将相关事项纳入组织绩效考核,倒逼执法人员规范执法。
三是突出结果聚合力量,执法服务变“粗”为“精”。联合州发改委、州司法局开展“蓝焰暖心”说理式执法启动会,强化部门联动协调,促进税收行政执法质量整体有效提升。州、县(市)税务局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主动抓,在州县(市)两级税务局设立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持续打造“枫桥式”税务分局,以“法调映初心、蓝润滇东南”品牌为引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精确执法与柔性执法齐头并进,组建以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律师“三师”人员为主体的矛盾联调专家团队,开设“税费专家门诊”,结合日常征管、风险分析、疑点筛查等,预判排查企业涉税问题,围绕企业涉税风险点,通过上门辅导、电话提醒、短信推送等方式帮助纳税人及时纠偏。坚持“如我在诉,有诉必应”原则,将“情理”囿于日常税收征管之中,换“说教”为“说理”,召开“蓝焰暖心”说理式执法论证会、座谈会等,听取经营主体对税费执法问题困惑,征集意见建议,用心用情一一回应,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四是贯通协同共建共治,法治营商环境变“优”为“佳”。拓展税费协同共治“朋友圈”,与州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不动产强制执行与税务机关税费征缴协同联动机制,加快推动税务司法协作,纵深推进税收共建共享共治,与州公安、州检察院、州海关、州中国人民银行、州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建立健全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协作机制,强化工作联动、风险联防、问题联治、成果联创,提高工作整体性、协同性和精准性,推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的税收秩序,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法治营商环境。2023年文山州税务局及全州8个县(市)税务局均被表彰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先进集体。
自全面启动“蓝焰暖心”说理式执法工作以来,文山州税务局将“说理释法”与税务执法相融合,积极在实践中优化完善、从成果中总结经验,努力为助推全州良法善治贡献文山税务力量。